昨天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一起来聊抑郁症”。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字,全球已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由此可见,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但是与日益庞大的患病群体无法匹配的是,大众对抑郁症认识的缺失。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以心情显着而持久低落为主要症状,并且伴有相应的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的症状。抑郁症是情绪、心理、精神方面出现失调和障碍的一种疾病。
多数抑郁症患者还伴有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疼痛、乏力、胃部不适、食欲欠佳、心慌气急等症状。
情绪持久低落,也就是快感消失。我们都知道,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个人对快乐有不同的感受,个人也有自己对快乐的定义。但是无论是哪种快乐,都需要你去感受和体验,如果丧失了这种能力,那么你就无法从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快乐的感觉了,在别人看来很有趣的事情,在你看来没一点意思,不管做什么都觉得没劲。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自我封闭,逐渐减少甚至拒绝交流沟通,心理能量聚集积压,陷入精神的痛苦之中。抑郁症不良的精神状态,还会造成生理上的改变,让人感到身体也处于病态,所以说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
人的精神和肉体关系密切,精神焦虑紧张,导致身体出现病态,疲乏无力,局部隐痛,口干舌燥,精神苦闷,欲哭无泪。这时人就会自然而然地逃避社会活动,选择独处,人际关系能力迅速降低,形成连续不断地身心恶性循环。
抑郁症带来的另一种表现为失眠,失眠造成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工作能力急剧降低,自卑感恶性循环。严重失眠还会产生幻觉,思维偏颇。
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
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
保定市世纪阳光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李博士表示:抑郁症最可怕的后果是引发“自杀”。根据统计,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意念,而大约百分之十的抑郁症病患会自杀。重度抑郁症患者15%死于自杀。
人们都为自杀者悲痛和惋惜,更为自杀者的行为迷惑不解,难道一定要走这条不归路吗?我们所不知的是,当时自杀者的心理已经进入病态。在实施自杀的时候,自杀者不会理解甚至放弃了这些理性的发问,自杀者的思维已经陷入一个封闭的精神怪圈,形成了自己另一套观念体系。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如果你持续几个礼拜以上的情绪低落,并符合上面所说的四项症状,则很可能是得了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