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矮小的原因很多,
矮小症的类型有哪些?下面看看专家总结出矮小症的分类。
一、特发性矮小症:是指因目前尚无可明确的原因引起的身材矮小, 包括家族遗传性矮小、正常变异性矮小和体质性生长青春期延迟等。
特点:
1、身高明显矮小(1~3岁后出现);
2、出生时身高、体重正常,身材匀称
3、无慢性器质性疾病;
4、无明显、严重的心理或情感障碍
5、摄食正常;
6、染色体检查正常;
7、 骨龄正常;
8、生长速率稍慢或正常;
9、生长激素激发检查:生长激素分泌正常。
二、小于胎龄儿(SGA)
1、是指出生体重或身长明显小于同胎龄正常小儿;2、在生后出现自发的追赶生长,SGA多在2岁能赶上正常的同龄小儿,但约有10%的SGA在儿童和成年后身高仍明显矮小;3、SGA的儿童如在3岁以后仍有持续性身材矮小则最终矮小;4、SGA的小儿2岁以后如身高仍显著落后于同龄小儿,就可以考虑用生长激素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生长激素治疗的目:使患儿在儿童早期实现追赶生长,在儿童期维持正常生长,并达到正常成人身高。
三、中枢性性早熟所致的矮小
1、定义为女孩在8 岁、男孩在9 岁以前出现现性发育征象;2、性激素激发试验提示:性腺启动;
3、伴随有身高增长加速和骨成熟加快,骨骺提前闭合,最终影响患者的成人身高;4、控制性早熟的药:GnRHa(达菲林或抑那通)可以抑制性早熟患者的性发育进展,减缓骨龄的成熟速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5、性早熟+矮小:可采用GnRHa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预测成人身高。
四、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所致的矮小
1、身材矮小(95 %~100 %的患者);
矮小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患儿青春前期的临床表现,极易被漏诊或误诊,因此对于身高较矮的女孩,都应常规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2、女孩14—16岁无青春期发育征象(无乳房发育);3、子宫、卵巢发育不良或无子宫、卵巢。
越早治疗对终身高越有利,生长激素治疗持续时间是影响终身高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达到150cm 以上的成人身高。
五、Prade r-Willi 综合征
特点:身材矮小、伴有重度肥胖、肌张力低和性腺发育不良。
以上就是南京仁康儿科医院的专家关于孩子矮小症的类型都有哪些的相关介绍了,如果您还有任何的疑问,可以在线咨询南京仁康儿科医院的专家,专家将会为您详细的解答。